说到超市,在咱们华人圈近段时间风头最劲的莫过于Costco(中国大陆名字叫开市客,在台湾则叫好市多)了。 原因众所周知,中国大陆首家Costco门店于2019年8月27日在上海闵行区开业,随之而来的是充斥网络的“被迫停业、人潮汹涌、疯狂、崩溃、挤爆、疯抢、玩惨、玩坏......”等关键词。 Costco是美国零售商,也是美国最大连锁会员制仓储式量贩店。 在澳洲,Costco的第一家门店开于2009年8月17日,位置是墨尔本的Docklands。时至今日,Costco依然是不少澳洲家庭喜欢去的超市。 然而,即使是节假日或者是有促销活动的日子,澳洲Costco门店是不可能出现上海店的这种“疯狂”场面的,我想,这既与“人数”有关,也与“人”有关。 在澳洲,普通消费者的生活日常基本被这几家超市“承包”了,他们是Woolworths、Coles、Aldi、Kmart、Costco,据说另一个更大型的连锁巨头Kaufland也即将进入土澳。 其中实至名归的“国民超市”应该算Woolworths和Coles两家了,至少,从规模上来说这两家一定是目前澳洲本土最大的连锁超市。 这篇文章就想聊聊以这两家超市为代表的商业巨头们,聊聊他们那些商业以外的东西。 这些东西身在澳洲的你可能司空见惯甚至视若无睹,但也可能你竟然一直不知道或未曾细想这背后的社会意义。 至于身在大陆的同胞则可能要被刷新三观了。 1、无理由退货 一般来说,可以无理由退货的通常不包括食品或药品之类,并且,不同的店家退货期限也可能不同。 但在澳洲,不仅仅是那些商业巨头们,基本上绝大部分稍具规模的商家都支持无理由退货。 嗯,看你那不可描述的小眼神就知道你在想什么--是的,这一规则确实滋生了一小撮专门钻漏洞的人,比如衣服,买回去吊牌都不拆,穿过了再退。 但毕竟这种人只是少数,而商家们则在心知肚明的情况下依然选择信任。 说一个本人亲身经历的退换货,是的,既退且换。 以前在JB HI-FI购买的GPS坏掉了,刚好我又想换个更大屏幕的,于是跑到离家不远的Officeworks买了个新的。后来才发现,原来坏掉的那个使用了约十一个月但它是一年包换的,于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拿着坏了的GPS去了JB HI-FI,负责售后的小伙有点磨叽,又是检查又是请示的(似乎也情有可原哈,毕竟用了快一年了),但最后还是给我换新机器了。好吧,Officeworks新买的那个多出来了(已拆包装开机试用过),于是又拿着新买的这个回Officeworks退货,Officeworks的工作人员二话不说即刻退货,甚至连包装都没打开看一眼,从此,本人成为Officeworks的忠实粉丝。 2、便民设施 关于这点,可能也是刚来澳洲的人感慨最深的。 基本上各购物中心或公共场所,都有整洁的、永远备着纸巾的洗手间。甚至,即使是偏僻小镇马路边上的公厕也是如此,再如何差也不会出现那种无处下脚污水横流异味刺鼻的景象。 通常,公共场所的洗手间区域会设有母婴室,里面会有儿童专用的微型马桶以及洗手盆,用来加热牛奶或食物的微波炉,供母亲哺乳的单独隔间,让小哥哥小姐姐等候的娱乐区,换尿片专用的洗手台,方便婴儿车进出的滑动门等。 在Woolworths这些大型超市,通常会在门口或门口附近设有免费的湿纸巾盒供人们免费取用,纸巾盒下方是供用完丢弃的垃圾桶。 另一个不得不提的是停车场。这也不仅仅是大型超市,基本上各公共场所的停车场均是如此,在离出入口最近的地方通常是残障人士专用停车位,比普通停车位要大。 方便轮椅行进的所谓“无障碍通道”也是一定有的,并且也一定是真正做到“无障碍”的。 3、人性化服务 有网友分享,她带年幼的孩子去超市,在正准备结帐离开时,小家伙出状况了,粑粑拉得满地都是,并且哇哇大哭。在她万分尴尬手忙脚乱时,超市工作人员过来帮忙处理地上的排泄物,并且让她带小孩去洗手间清理,在她终于清理好回到收银台时,收银员给了她一个大大的折扣,并一再安慰她无须介意.... 类似的经历不少人有过,或因小孩,或因自己,而商家多数会在这种情况下展现了温情的一面。 4、免费水果 超市的水果免费? 是的,确实如此!这一举措源于Woolworths,这家澳洲最大的连锁超市为了督促孩子们“每天吃两个水果”,于2015年11月推出“免费水果”活动,并于全澳门店推行。 一般是在超市入口附近设置一个放置几个果篮的架子,每个果篮里放着各种时令水果,供跟着家人进店的孩子们免费取食。超市承诺所有水果均确保清洗干净。 澳洲第二大超市Coles随后跟进,推出相同的免费水果措施。 时至今日,走进澳洲任意一间Woolworths或Coles的门店,就能看到那个“free fruit for kids”的水果篮架子。 5、自助结帐 这也是颠覆挺多国人的一点:去超市买东西自助结帐。 目前,Woolworths和Coles两大超市均有自助结帐服务。超市专门划出一片区域,内设数量不等的自助结帐设备,顾客们在自行挑选商品后可于自助结帐机处自行结帐后离开。 有人说,这简直就是引人犯罪。 也有人说,这是超市揭露人性丑陋的地方。 据非官方消息,2016年,通过自助结帐偷盗造成的零售商损失达3.8亿澳元。 同样是非官方消息,2018年调研机构在采访2200多名消费者后发现,7%的消费者承认有自助结帐时故意漏扫商品行为,9%的受访者表示曾用便宜的商品代替高价商品,据说这类偷窃行为导致的零售商损失高达10亿澳元。 7%,9%,3.8亿,10亿......这些数据,似乎说明,即使是澳洲人民,也有那么些不老实的家伙。 超市方面也为此采取对应措施,但目前为止最常见的也就是在自助结帐区安排个工作人员,既为监督,也为协助顾客(比如不会操作、机器不听话、收拾空购物篮之类),如此而已。 自助结帐依然是这些大型超市的主要结帐方式之一。 6、限塑 塑料的出现,多大程度上促进了社会的发展或改善了人们的生活,或许难以评价。 但塑料对环境的恶劣污染,却是人所共知的事实。 限塑,在世界范围内已经叫了很久,部分国家或地区也推行了很久,然并卵。 澳洲也不例外。从政府到民间,从呼吁到立法......效果如何,难说。 但,在中华传统文化的“无商不奸”语义下的这些“奸商”,作出了行动。 即使是调研中各种反对声音,甚至可能有失去大量顾客的风险,从2018年中开始,Woolworths和Coles相继宣布不再提供轻质塑料袋,要求顾客自带购物袋,或从超市购买环保购物袋。 也许你会说,这不过是超市借限塑来多卖点环保购物袋而已。不是的,举个例子:Woolworths最普通最常用的环保购物袋0.99澳元一个,但你只须买一次,旧了烂了拿回超市就可直接免费换新的,无次数限制。 仅这两个超市的这个举措,可以减少的塑料袋消耗几乎就可以说是天量的。 7、临期食物捐赠 Woolworths、Coles这些大型超市一向都有严格的食物垃圾处理制度。在真正成为食物垃圾之前,其中一个方法是每天打烊前以超低的价格促销,所以一些平时比较节省的人或低收入群体会更喜欢在那时候去超市。 另一个不太为人所知的是,Woolworths、Coles这些超市与FoodBank、OzHarvest等慈善机构长期保持合作,超市会把临期食品捐赠给这些慈善组织,再由慈善组织提供给有需要的人群。 关于FoodBank与OzHarvest这类慈善组织,以后或许我会抽空单独写一篇文章。 8、特殊群体关怀 在澳洲,对“特殊群体”的关怀几乎可以说是渗透到生活的任一角落了的。 在Woolworths和Coles这些商业巨头身上同样能看到这种无处不在的关怀。我想举两个例子。 第一个例子是我的家人。 老人家喜欢大清早起床,然后走路散步到附近的Woolworths超市买点当天吃的菜之类,再走回家。经常地,超市的工作人员看见他一老人家,会把一些很新鲜很好的蔬菜打包然后特价给他,一包只收一两澳元那种。 这种情况多了,老人家自己都不好意思了。 第二个例子是“Quiet Hour(安静时刻)”。 自2017年起,Woolworths和Coles两大超市就开始尝试Quiet Hour公益活动。 2019年8月27日星期二,两大超市(目前是部分门店)联手推行每周二上午10:30--11:30一个小时的Quiet Hour,从此后每周二上午的这一个小时,超市将进入静默模式:灯光调暗,没有音乐,没有嘈杂,甚至工作人员也停止走动,所有进入超市的人也要轻声细语......所做的一切,只是为了方便自闭症儿童随父母家人在这个时间到超市购物,让他们能有机会更容易学会辨认商品、结帐、结交朋友,自闭症儿童的父母们也可以借此机会互相结识,互相提供咨询或帮助。 这一事件本身,有很多值得挖掘或记录下来的内容,这里不再展开。 前述种种,其实从商业角度来看,都能给出很合理的解释,或者说完全符合“在商言商”的逻辑。 但同时也应看到,这些商业巨头们同时也在传递着澳洲社会特有的信任、关怀、友爱、承担...... 这,的确很澳洲。
免责声明
本网站是一个开放平台,任何合法合规的注册用户均可在本网站发布信息,所发布信息的内容及可能产生的任何后果及责任均由发布者全部承担;若您发现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向我们反馈,我们将在核实后进行处理。 |
目前为止,新冠状病毒(COVID-19)在全世界的大流
截止目前,在这场席卷全球的COVID-19病毒大流行中
关于房价,这个话题无论是对澳洲人--当然包括在澳
许多人可能浑然不觉,但肯定与每一个澳大利亚人有
对土澳这片神奇土地有点了解的童鞋都知道,澳洲有
最新评论